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某位孩子在北京工作的亲朋好友,对方大概率会猛夸一番自己从小不用操心的优秀孩子。虽然北京的工作并不一定都是在高端CBD里,但是这座法定最低时薪标准遥遥领先的一线城市确实更容易赚钱。
北京的企业对求职者的学历水平要求非常高,特别是那些在朝阳区办公的企业,他们甚至只要本硕都是“双一流”高校的精英。
按照我们的直觉,高学历“北漂”即使暂时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也能够租到一个条件相对不错的临时居所,但是一起“北京800元拼好床”事件却炸出了众多高学历穷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拼好床”的奇葩事
展开剩余86%和“拼好饭”这种基于团购模式的外卖优惠服务不同,“拼好床”更像是一种“超级合租室友”。虽然“千年修得共枕眠”这种传统观念并不适合今天的快节奏生活,但是绝大多数在外租房的网友应该都不会想要与合租室友住在同一个卧室里,没有一点私人空间。
而在某红书上,一位自称“找姐妹分担房租”的博主竟然创造出了“拼好床”的概念。
从博主发布的贴文内容来看,这处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出租屋是典型的单身公寓,虽然里面水电暖等生活设施齐全,但是这种“一室一卫”的布局显然不适合两个陌生人合租。
不过有意思的是,博主不仅明确表示“愿意同屋同床的姐妹来”,她还特别强调“短租长租都可”。
而迫使该网友有此动机的原因则是,想找人分摊800元房租。
对于没接触过大城市生活,特别是长期留在家乡发展的朋友来说,这笔“窝囊费”未免过少。虽然大风刮不来每月800元的收入,但是北京的法定最低月薪可是高达2420元。就算北京竞争再激烈,赚800元房租也绝不是什么挑战自我的难事。
就在一些网友觉得“拼好床”只是极少数博主的炒作行为的时候,评论区IP地址为北京的网友却曝出了更多的“高学历穷人”。
一位自称北京某高校博士毕业生的网友爆料称,自己住过一套住宅分隔成多个“鸽子笼”的群租房,比“拼好床”里那种有窗户和独立卫浴的出租屋条件差远了。
二、“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现实
202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曾经让很多“北漂”网友看到了“广厦千万间”的希望。按照当时北京官方的宣传,有关部门将会通过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严打群租房等手段,逐步提高北京租房市场发展水平。
然而,《条例》的推行效果显然与当初的宣传目标相去甚远。
和缺少相关媒体报道的“拼好床”事件不同,“丰台群租房”事件可谓是实锤证据。
今年1月初多家媒体曝光了中国一拖集团在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22号院内的违建群租房,这个在平房屋顶加盖起来的违建居然分隔出了30间群租房,沉重的钢结构已经将底层砖房压得到处都是裂缝。
按理说这种已经明显属于危房的出租屋根本,不应该在《条例》落地近3年后继续存在,但是一拖集团依然能靠这片群租房年入百万。
正儿八经的央企尚且如此,普通中介、房东更不会把《条例》当回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条例》明确规定要将全北京的租房合同纳入“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网签监管,并且相关信息还会作为公安、教育等部门办理业务的共享数据使用。如果“拼好床”“丰台群租房”两起事件的房东都严格执行“网签”规定,这种明显违背政策规定的租房乱象根本不可能出现。
按理说租客完全有条件拒绝那些不符合《条例》规定的租房合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让人觉得“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奇葩出租屋呢?
三、无奈地选择
在崇尚“居者有其屋”的我国,租房本来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背井离乡的“北漂”朋友来说,他们根本避免不了“爱租不租”的现实难题。
首先,北京租房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十分严峻。虽然2024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了2.6万人,但是这和不被纳入统计范围的“北漂”并没有多大关系。
在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的今天,北京相对较好的就业环境吸引来了大批高学历人才,而北京的保障性出租房建设又跟不上“北漂”增长的速度,那些选择“拼好床”“群租房”的朋友也是被逼无奈。
其次,极其严格的交通政策严重制约“北漂”的租房选择。“京牌”一直是极其稀缺的交通资源,即使是高学历引进人才也很难拥有一辆私家车。
再加上北京明确表示“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车”的限制,“北漂”只能选择距离公司较近,或者旁边有直达公共交通线路的出租屋,那些建在五环外的保障性出租屋只能方便极少数有车族。
最后,高度内卷的工作环境也让“拼好床”有了合理性。除了极少数北京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铁饭碗”,大部分“北漂”白领都需要忍受996甚至007的内卷压力。
这些公司不提供宿舍的朋友,在劳累了一天后最期待的就是早点回家睡觉,比起出租屋的居住环境和隐私空间,他们更在乎通勤距离。
结语
“北京800元拼好床”事件确实有炒作嫌疑,但是“北漂”面临的租房困境的确客观存在。比房租贵、房源少更扎心的事实是,交通严重受限并且通勤时间十分宝贵的高学历“北漂”,只能接受那些明显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租房合同。
发布于:江苏省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